參考消息網10月11日報道 美媒稱,鋰電池改變了世界,而且才剛剛問世30年左右。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三位與此密切相關的科學家。
據美國沃克斯網站10月9日報道,很有可能,你此刻閱讀此文所用的設備就是依靠鋰電池供電。鋰電池正在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。它不僅為我們口袋里的科技產品供電,而且為電動汽車、有時還為住宅供電。
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校區工程學教授約翰·古迪納夫、美國賓厄姆頓大學化學教授斯坦利·惠廷厄姆與日本旭化成工業公司化學家吉野彰將平分900萬瑞典克朗(約合91.3萬美元)的獎金。
97歲的古迪納夫成為最年長的諾貝爾獎得主。他還沒退休。
諾貝爾獎委員會指出,這三位科學家“為無線和無化石燃料社會創造了適當的條件,為人類帶來了最偉大的福祉”。因此,他們實至名歸。
但是,他們并非以合作的方式完成了發明,而是在各自崗位上不斷完善彼此的成果而取得成功的。
正如諾貝爾獎委員會所言,鋰電池的故事始于惠廷厄姆。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期間,他是埃克森公司的一名工程師。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石油短缺問題,該公司投入人力財力研制充電電池。當時的充電電池體積大、笨重,而且輸出功率太低。